第六十八节 收网(上) (第1/2页)
一场倾盆大雨刚刚停歇,‘阴’惨惨的天际,犹如墨水晕染的厚重云层依旧在缓缓涌动,一股令人仿佛要窒息的沉闷感丝毫没有消散的迹象,视野中是一片缭绕着灰‘蒙’‘蒙’雾气的茫茫大海。(读看
看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不断升腾的湿气让海面上一片朦胧,能见度几乎低到只能望见身前五指的程度,因而受到阻隔的视线完全无法分辨海面上是否存在着什么东西,更看不到仅仅离这片海域不到一千米的前方便是蜿蜒的海岸线和模糊的大陆轮廓。
四下里一片异样的寂静,安静得甚至让人有些害怕。
直到忽然之间,一阵轻微的划水声响起,才让人恍惚中从仿佛五感失去知觉中猛地惊醒过来,循着‘荡’漾的水痕和声音望去,只见雾气中出现了一个庞大的黑影,黑‘色’越来越深,最后终于撞破模糊的水雾‘露’出本来的面目。
那竟是一艘船!一艘巨大的战船,刚刚看到的黑影便是它那高高翘起的船首部分,而现在,大约半截船身都已经驶出浓雾,足足有十几米长,船的结构很简单,一眼就能看出这是一艘典型北欧式的蛮族长船,虽然还没有后世维京长船那样显著鲜明的龙首特征,但依稀已经能看出几分同源,这种船采用的是欧洲通用的搭接造船方法,船只没有纵观首尾的龙骨支撑,因而稳定‘性’和坚固‘性’都不是很好,吃水也比较浅,无法胜任大型运输船和应对海上风‘浪’的要求,但显然这艘船为了装载更多的‘货物’因而特意加宽加长了船身以提高运载量。
至于‘货物’是什么,浓雾中渐渐近了的喧哗声已经清楚地告诉我们答案,船上满载的都是人,当然,确切的,应该说是装满了全副武装的士兵。
眼前这片海域在这个时代还没有名称,虽然不远处靠岸的地方距离巴黎已经并不太远,而且这里几乎是不列颠北部地区通航陆地的斜向航线的唯一几处被探明和熟悉的登岸路径之一,但这里实际上少有船只停靠,所以岸边仍旧是一片荒野人迹罕见,然而这里如果放到1500多年后,却会因为一件某种程度上决定欧洲近现代版图的重大历史事件中彻底为人铭记,那时,这里的名字叫——敦刻尔克。
如今的敦刻尔克还是一处蛮荒之地,就连在大陆和不列颠之间往来不绝的商人们都还没有兴趣开发这里,当然,也正是因为这一点眼前这艘船才会出现在这。(读看
看)
哦,也许我们‘弄’错了,并不是只有一艘船,而是有……很多。
因为浓雾中,越来越多的划水声传来,那是船桨拨动海水不断加速的声音,紧接着我们就看到无数密密麻麻的巨大黑影从浓雾中显形而出,即使浓厚的雾气也无法掩盖它们那巨大的魁伟身姿。
短短十几分钟时间过去,从眼前水面上划过的长船已经超过了两位数,而眼前这狭小一块,不过是偌大的临近海岸的水域的区区一隅而已,那么粗略的加以估算,我们不禁会得出一个惊人的结果,在这片茫茫的水雾之中,竟然至少有不下数百艘这样的长船,而这样的特殊长船每一艘大约能运载两百人,也就是说,眼前竟然有一支上万人的军队正不为人知地漂浮在这片海面上,悄然等待着什么,而如果再稍微用心去联想一下,长船是蛮族才会使用的船舶,而此刻,能够集结如此大规模的兵力,还要通过船舶进行海面运输,这支军队的身份顷刻间不言而明了。
正是此刻龟缩于巴黎城内、满腹焦灼,面对兵临城下的罗马大军惧意渐生,转而苦苦盼望尽快到来救下自己小命的日耳曼人援军。
不得不说,马克西穆斯很幸运,这幸运在于两点,一是他在发动叛‘乱’后便立刻派遣密使,偷偷浮海前往不列颠,向已经在这里栖居下来的日耳曼部族求取援兵,当然,那时马克西穆斯并非有未卜先知的本事而只是希望借助日耳曼人壮大自己的声势,乃至真正在欧洲割地称王,但不管初衷如何,结果却是一样,误打误撞的举动让原本沦为瓮中之鳖的马克西穆斯有了最后一丝挣扎求生的希望。
幸运之二,仍然是意外的收获,那就是格拉蒂安死了,这个率领罗马大军在欧洲驰骋,将祖祖辈辈生活在高山莽林之中的日耳曼人狼奔豸突地全都赶了出来,有股子热血的都成了罗马军团军功簿上的数字,剩下的屁股‘尿’流地丢下家园,浮海逃到了不列颠。原本在已经彻底丧胆的日耳曼人看来,这笔血仇只能在自己的临死时候咕哝着‘交’给下一代了,罗马人太强大了,格拉蒂安更是无法战胜的敌人,与其将族人的生命白白送死,不如老老实实地呆在不列颠,繁衍生息也许日后还有机会回返故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